[经济日报:炒作虚拟货币终将一场空]5月15日消息,经济日报发文称,一向被币圈人士鼓吹为“数字黄金”“避险资产”的虚拟货币,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高风险、“大泡沫”。暴跌主要与美联储加息有关。虚拟货币价格极易受流动性影响,在流动性宽松的市场环境下,投机炒作盛行,推动币值水涨船高,而一旦市场环境转变,行情往往急转直下。暴涨暴跌是虚拟货币的一贯表现。虚拟货币没有实际价值支撑,价格极易被操纵,监管方向的变化、几个投资巨鳄的买卖等就能导致币值剧烈波动,引发大量抛售。
对于一个投资标的而言,若空有投机炒作热度,缺乏实际广泛应用场景,是没有发展前景的。当前,暴跌仍在持续,谁也不知道这列“失控的过山车”何时驶到终点。投资者应保持理性,及时掐灭抄底以及一夜暴富的贪念,远离相关交易炒作活动,否则很可能“币去财空”。
其它快讯:
经济日报:区块链的价值和前途取决于如何运用:4月20日,经济日报刊文“加密资产走热带来什么价值”。文章表示,加密资产市场正在见证投机与人性的疯狂。从技术进步的维度看,部分加密资产由于运用了区块链技术,的确为创作者乃至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益处。事实上,无论如何炒作,区块链作为技术本身是中立的,其价值和前途取决于如何运用。目前,区块链技术还存在性能不足、普及尚浅、未获权威认可等问题。如果抛开加密资产市场的噱头与炒作,更多看到以NFT等为代表的确权体系对知识产权保护、重塑数字娱乐等产业的作用,进一步完善区块链建设,发挥出其更大的潜力,造福于人,可能会给这一轮热情烙印上更深远的意义。[2021/4/20 20:38:16]
声音 | 经济日报:区块链成行“金字招牌”,去伪存真是当务之急:11月22日,经济日报刊文《区块链成行“金字招牌” 去伪存真是当务之急》。文章表示,区块链技术火热背后,不断翻新的“花式割韭菜”应运而生,区块链成了行的“金字招牌”。目前,我国尚未建成打击涉“区块链”的完备治理体系,有必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,以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区块链的相关行为进行界定,为依法打击涉区块链提供法律依据。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,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动态过程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还要警惕那些声称正在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公司。对于行业来说,实现去伪存真,远离虚假繁荣是当务之急。无论如何,人们需要的是有“诚意”的区块链,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区块链。[2019/11/22]
声音 | 经济日报:区块链前景广泛 但存在隐性风险:据经济日报消息,区块链技术能解决金融服务领域的诸多痛点难点,在各方面都有广泛前景,但一些隐性风险也不容忽视。最受诟病的是有些区块链概念存在虚热,沦为集资圈钱、炒作估值的工具。北大光华金融科技实验室研究员窦佳丽表示:“目前区块链领域从业人员鱼龙混杂,甚至有的从业者发布了一些只有名字,无战略、无团队、无开发的‘空气项目’,忽悠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散户参与其中。这不但对行业自身产生伤害,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,监管部门应更主动地介入,全面遏制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名的非法违规行为。”[2018/9/20]
郑重声明: 经济日报:炒作虚拟货币终将一场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 多谢。